第  40周   君王的被棄               月

第  4日                      太十一至十三章                     日

雖然君王的教訓及權柄清楚表明他是彌賽亞王,然而他的百姓、他的同胞卻拒絕他。首先遭人拒絕的,是君王的開路先鋒施洗約翰,他們把他關在監裡。當在監裡的施洗約翰有些懷疑時,主以他的行動、權柄、使命堅強他的信心,主也肯定他是舊約最大的先知。主的百姓不單拒絕他的先鋒,也直接拒絕他:他們譭謗他和約翰,他們見到他所行的神跡還是不信,也不悔改;他們批評主的門徒飢餓時在安息日於田間掐麥,公開挑戰主的王權;他們批評主在安息日治癒手枯乾者,公開否認主的憐愛;他們批判主治癒瞎、啞、被鬼附者,說他是靠鬼王趕鬼,公開褻瀆聖靈,因此主也拒絕他們;他們要求神跡,主也不再給他們看。不獨猶太的同胞拒絕他,連他的家人也棄絕他(參十三  53-58)。然而,主並沒有因此灰心 ,他藉比喻繼續陳明天國的奧秘,堅固門徒的信心。這些比喻包括:

1.  撒種的比喻:人對天國的道有不同的反應,但人的選擇直接影響他們的結局。

2.  稗子的比喻:在教會內有偽信徒參雜其中。

3.  芥菜種(及面酵)的比喻:無論人的反應如何,天國會繼續拓展。

4.  藏寶及尋珠的比喻:天國的價值是無價寶,當人「看到」它,認識它以後,必會不惜付任何代價去得著它。

5.  撒網的比喻:天國現在雖有雜質混在其中,主必要審判,將雜質分別出來。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王的先鋒被棄

君王本身被棄

王被棄後之宣告

約翰下監

王被諸多批判

王的比喻

 默想

當一個人不謙卑下來面對神,任何客觀的印證都可以被「理性化」( rationalized)、被否認、被拒絕的。從這幾章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迷而不信」者的表現。你有見過這種人嗎?主對他們的回應如何?(參太十二38-39)

 與主同行

撒種的比喻提到四種對主的道不同回應:路旁(把道放在一邊,不放在心)、石地上(水過鴨背、不深化的)、荊棘裡(以世俗、錢財、名位、享受等為優先次序的)及好土上(聽了跟著去行的)。你的回應屬於哪一種?能否改善?你會如何改善「土質」(你的心態)呢?

 金句: 馬太福音十一章廿八至三十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