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講章大綱

系列:永活的神——在活的對話中

主題:基督與一位不滿足的放蕩人  (滿足的秘訣)

經文:約四  1-30

引言

當我們讀到撒瑪利亞敘加城井旁婦人的故事時,我們會發覺主如何慢慢地把他們中間的攔阻拿開,例如性別,宗教,種族。目的是要接觸這一個內心不滿足的婦人,讓她能得到真正的滿足:

一、必須明白只有在基督裡才有滿足  (約四10)

1)她比一般猶太人更認識基督(約四9)

2)她比一般偉大的人物更認識基督(約四12)

3)她比先知更認識基督(約四19)

4)她認識基督就是彌賽亞(約四25-26)

二、我們需要追求基督裡的滿足  (約四10)

1)她信靠的靈(約四15)

2)她乾渴的靈(約四15)

3)她困惑的靈(約四15)

三、我們需要接受基督裡的滿足  (約四10)

1)救恩(約四29,42)

2)滿足(約四28)

3)服事(約四39)

結語

這裡說明一個婦人如何認識基督,渴求祂,以及接受祂為滿足她內心的需求。你願意也和這位婦人一樣去認識、渴求及接受主嗎?


30 講章大綱闡釋

系列:永活的神——在活的對話中

主題:基督與一位不滿足的放蕩人  (滿足的秘訣)

經文:約四  1-30

引言

如果昔日撒瑪利亞的婦人,來到今日作見證,她會說:

我是何等樣的人,主啊!你的愛何等奇妙!

將我心中一切的攔阻除去,

讓我能完全的來到你的面前。

神的羔羊啊!我願意來到你的面前!

依理奧  (  C  .  Elliott  )

當我們讀到這個故事時,我們發現主耶穌親自除去攔阻這位婦人到主面前的障礙。首先是  「距離」。耶穌要往加利利去,本來祂可以走更短的路程去加利利的,但祂卻走了一個圈,來到敘加城井旁。從經文的記載「他必須經過撒瑪利亞」(約四4),可知祂早有預備,因為神早知道撒瑪利亞有失喪的靈魂需要救恩。另一個攔阻就是性別的問題。猶太人的習俗是限制一切男女單獨在公眾場合出現的,就算是夫妻也不可以,何況猶太人與撒瑪利亞女人呢?再者,宗教和種族也成為我們到主面前來的攔阻。因為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這個婦人是受人排斥的,是眾人不喜悅的。但耶穌親自將這些攔阻除去,讓婦人能來到主的面前。在這婦人的內心,是一個極渴望得到拯救的心靈,她的生活是破碎的,是有罪的,生命中充滿沮喪,她甚需要重生。

耶穌說, 「『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話的意思,你們且去揣摩。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太九13)。主對自以為是的人不能為他作什麼,但可以為心靈飢渴的人,除去他們心中的攔阻,讓他們能來到神的面前,得到生活滿足的秘訣。

一、必須明白只有在基督裡才有滿足

「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約四10)。在宇宙中只有一個人能真正滿足人的肉身、智慧、感情、意志和屬靈方面的需要,這人就是主耶穌基督。這婦人患了屬靈瞎眼,所以主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開這婦人的屬靈眼睛,讓她認識基督就是救主,而且能夠滿足她乾枯的心靈。聖經上說,「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神的象」(林後四4)。當主耶穌啟示祂自己給她認識時,這婦人開始意識到她自己的境況:

1)她比一般猶太人更認識基督

「撒瑪利亞的婦人對他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約四9)今日有許多人認為耶穌只是一個普通的猶太人罷了。有一個作家說:「如果耶穌真實存在過,祂也只是一個遠古時代以色列的一個不著名的地方的一個猶太人。祂並沒有寫過什麼書,也沒有提倡過什麼哲學理倫,也沒有建立過一間教會。祂只是死於被釘十字架,因為祂死了,所以祂的門徒都離開祂而去。」

2)她比一般偉大的人物更認識基督

「我們的祖宗雅各將這井留給我們,他自己和兒子並牲畜也都喝這井裡的水,難道你比他還大嗎?」(約四12)雅各是撒瑪利亞地區的先祖,當以色列分裂為南北兩國的時候,北國的王,耶羅波安以金牛犢代替耶和華,他們敬拜金牛犢,由那時開始,北國已經有他們自己的宗教傳統,他們在基利心山敬拜,不再在耶路撒冷敬拜。

3)她比先知更認識基督

「婦人說:『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約四19)。這婦人覺察到這人並非一般的人,是聰明而且識別能力特別強的一個人。祂的對話充滿滲透能力,祂好像十分瞭解這婦人的。

4)她認識基督就是彌賽亞

「婦人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要來,他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耶穌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他』」(約四25-26)。這個婦人是個犯姦淫、滿身罪惡及毫不知恥的人,但她的宗教經驗卻足可以讓她明白耶穌對她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耶穌說「我是」(神自稱),是世人的救主,是我們的神,是她與她的人民所等候的那一位。

他們之間的對話,就是救主與罪人之間的對話。你對基督認識多深,你就會接受祂多深,如果耶穌是一個普通的猶太人,你最多也只不過向祂學習一些生活榜樣罷了;如果祂是一位偉人,那祂也只不過是千萬偉人中的一個罷了;如果祂只是一位先知,祂也是舊約中眾先知中的一位。但如果你認識並接受祂是基督,是救主,是能滿足人類需要的神,這樣,你必來到祂面前,正如這婦人所做的,接受祂成為你個人生命的主。

1.舉例說明

二、我們需要追求基督裡的滿足

「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  神的恩賜和對你說 『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約四10)。我們如何認識基督,就決定我們如何求祂些什麼。當瞎眼的巴底買聽聞拿撒勒人耶穌要來,他就盡自己的能力,大聲呼叫「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可十47)因此,他就看見了。當患麻瘋病的那人認識了耶穌基督有潔淨的能力時,他跪下向耶穌懇求「潔淨我!」(可一40)當主的門徒明白了耶穌是生命之糧時,他們懇求「主啊,常將這糧賜給我們」(約六34)。當撒瑪利亞婦人認識坐在井旁的就是彌賽亞----受膏者,也是世人的救主時,她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約四15)。在這個懇求之下,我們可見婦人的悔改:

1)她信靠的靈

「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約四15)。沒有信心,不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同樣,如果你要明白如何在基督裡獲得滿足,你必須要有信心

耶穌,我要信靠你,

以我的靈要倚靠你,

雖然我有罪,失喪,以及無助,

但你都能使我完全。

 沃克( M. J. Walker )

2.舉例說明

2)她乾渴的靈

「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約四15)。這個婦人內心乾渴,她需要的不是井裡的水,她是希望得到從主來的永活的水。她曾經嘗試以各種不同的方法,例如一些怪誕的想法,或期望,或慾望來滿足她內心的乾渴,但都沒有成功。

3.舉例說明

3)她困惑的靈

「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約四15)。她不希望來到井邊打水,因為她自知是一個有罪的女人,不願意看見別人。她害怕走到外頭,也感到羞恥,她害怕她的惡行被披露。

你內在的生活,你深一層的生命,也可能一樣,充滿自以為是的生命,是一個困惑的靈。你也不希望被別揭發你過去所犯的罪。聖經說, 「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約三19)。

4.舉例說明

這個婦人承認她心靈是乾渴的,是困惑的,也沒有真正的信心。她向主祈求,主就答應她的一切。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路十一10)。

三、我們需要接受基督裡的滿足

「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  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約四10)。這段經文並沒有告訴我們,如何在基督裡得滿足。這是神的工作,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打開心門,讓聖靈住在其中。所以耶穌說「我是」之後,這婦人立刻打開心門,接受基督耶穌,她便能得到:

1)救恩

「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莫非這就是基督嗎?……現在我們信,不是因為你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約四29、42)從這婦人的短短幾句話,她已經找到那位說出她過去一切及現在生活的基督。因此她的靈找到活水,使她得著潔淨,在救恩中她獲得滿足的喜樂。

5.舉例說明

2)滿足

「那婦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裡去,對眾人說」(約四28)。她立刻走入城告訴其他人,連她的水罐也沒有拿,她並非忘記拿她的水罐,而是她想盡快入城告訴別人一切,之後再立刻回來找耶穌。換句話說,她以天然的水來換取一個超自然的井。耶穌說「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四14)。

3)服事

在第卅九節,她被稱為  「那作見證的婦人」,她見證的是「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莫非這就是基督嗎?」(約四29)沒想到,因為這個女人的『迷信』,竟然涉及所有人的生命,全城人都事奉耶穌基督。她感人的見證,觸動全城的人認識真神神。耶穌看見這許多的人從城中出來到他那裡,就對門徒說 「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約四35)。大部分解經家都贊成耶穌在這裡所說的是指穿白袍出來的撒瑪利亞人。在使徒行傳第八章,我們看見腓力在撒瑪利亞城宣講基督,這就是耶穌所說「莊稼可以收割了」的一個例子。這個行動,必然是一個滿足生命的事奉行動。

耶穌賜她的水不是由這井來的,

她一邊唱一邊走入城,回來時是帶來

其它需要不是這井裡的水的其他人。

 J.H.Stringer

結語

這個撒瑪利亞婦人認識基督之後,獲得在主裡的滿足,曉得如何要求和如何接受在基督裡的滿足。你明白及有沒有向主要求這種滿足的生命呢?


附加評注

1.舉例說明

自問一下你認為  「基督是誰?」

你可以有所計劃及有所論據,

除非你對他的思想是正確的,

否則你不能有正確的結論  ……。

有些人想他是創造物之一,

是一個人,或最多是位天使。

但這些人沒有像我的感受,

或者沒有發覺自己的無能和失喪  ……,

有些人譽他為  「一粒寶貴的明珠」;

發出稱讚說  「他是喜樂的源頭」,

但卻仍然以愚蠢和邪惡為伍,

浪費在無意義的消遣上  ……,

如果要知我怎樣想耶穌,

雖然用盡我的聰明,也無法說得清。

我說  「他是我的美食也是我的佳釀,

是我生命及力量的源頭。」

「我的牧者,我所信所靠的朋友,

是我罪奴的救主,

是我始我終的盼望,

是我的生命,是我的主,是我的一切  ……」

約翰·紐頓( John Newton)

2.舉例說明

柏爾頓  ( John G. Paton )  是在新赫布裡底群島  ( Hebrides )  事奉的一位宣教士,正為當地土著翻譯約翰福音,在考慮如何用本土著所明白的字眼去翻譯  「相信」(  believe  )一字。 有一日,他正在埋頭工作,突然一位非常疲倦的土著衝入他的辦公室,立刻將整個人半靠半躺的坐在一張椅子上,感到非常舒服和鬆弛。柏爾頓博士說,「我知道如何翻譯了」,他將「相信」翻譯成為「我將我的全身托負」。

3.舉例說明

探險家寇爾沙德( Coulthard )在澳洲的沙漠中迷路,因缺水而遭遇不惻。在他安營的地方,留下了一行灰暗隱約可見的字:  「水,水,我要水。」

4.舉例說明

哲人  孫大信( Sadhn Sundar Singh )曾見過當一塊大石被移開時,藏在下面的小昆蟲立刻到處亂竄。因為這些小昆蟲長期在黑暗的大石底下生活,一旦被光照射,它們便到處找藏身之地。但當石頭放回去時,這些小昆蟲也就立刻回到原處。

5.舉例說明

哥羅仿  (三氯甲烷   chloroform)  的發現者辛普森( James Simpson )爵士,在他臨終時,被問到什麼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發現。他回答說  「在我一生中,最大的發現就是我是一個罪人,耶穌基督是罪人的救主,也是我的救主。」 (All Illustrations are from 1200 Notes, Quotes and Anecdotes published by Pickering & Inglis. Used by permission)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