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講章大綱

十架之言

主題:憤怒之言

經文:太廿七  33-50;林後五17-21

金句:  「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太廿七46)

引言

現在是正午了。耶穌的身體已在浩熱的太陽下曝曬了三個小時。當超自然現象發生時——遍地黑暗,神性的受苦者差不多已到了筋疲力竭的地步,祂大聲呼喊出:「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太廿七  46)這痛苦的呼喊表達了:

一、神子的信實(太廿七  46)

1)       祂那相互的愛的信實(約十  17)

2)       他那回應的信任的信實(太廿七  46)

二、神子的被棄(太廿七  46)

1)       罪的真實(林後五  21)

2)       罪的整體(賽五十三  6)

3)       罪的終局(結十八  4;羅六23)

三、神子的成就(太廿七  46)

1)       我們得以復和(林後五  19)

2)       我們得以重生(林後五  17)

結語

這句痛苦之言只有一個回答,就是欣然奉上我們的生命事奉他(參看羅十二  1-2)。


9 講章大綱闡釋

十架之言

主題:憤怒之言

經文:太廿七  33-50;林後五17-21

金句:  「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太廿七46)

引言

我們再次站在十字架下面。現在已是正午了。耶穌的身體在浩熱的太陽下已曝曬了三個小時。他受苦的心一直都被不敬的群眾羞辱和魔鬼無情邪惡權勢的攻擊。當超自然現象發生時,神性的受苦者差不多已到了筋疲力竭的地步。陽光理應高照,但卻遍地都黑暗了。這黑暗不可能是日蝕所致,因為那日正值初十五。那是人可感受到的大黑暗。我們可以想像人都因驚嚇而回到城去,他們捶胸並彼此對說:「神的審判必定是臨到我們了!」他們突然聽到一聲劃破午夜正午的大叫——神子的叫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太廿七  46)

馬丁路德  (  Martin Luther  )有一次枯坐數小時(有人認為可能是數日)而滴水不沾;他甚至盯著那句話沒未有改變過姿勢。後來他站起來,面上滿是驚奇的表情,從靈魂的深處叫喊說:「神棄絕神,誰可以解釋這件事?」他從未為那句經文寫過任何註釋。

讓我們被磨練的靈魂和柔和的心被這些話燃燒起來,搞動出一種新愛,並降服於那將自己給了我們的一位。首先,思想這句痛苦叫喊所表達的東西:

一、神子的信實

「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太廿七  46)在黑暗中發生一些事情,是永遠無法用受時間或永恆限制的頭腦去理解的。

「在祂找到失迷的羊以前,

沒有被贖的人曾知道

水有多深,

也不知道主所走過的黑夜有多黑」

克裡芬( Elizabeth Clephane )

在黑暗之中,神對待兒子的方法是人所不能理解的,那包括:

1)     祂那相互的愛的信實

他回憶他的話:「我父愛我;因我將命捨去,好再取回來」(約十  17);祂又用那充滿個人感情的話喊叫:「我的神,我的神。」縱然神向祂隱藏了祂的臉,祂們彼此的愛是不會動搖及不能動搖的。

2)     祂那回應的信任的信實

「我的神!我的神!」(太廿七  46)。「以利」的意思是「神的力量」,那彷彿說:「噢,我的神啊,在痛苦、痛楚和黑暗中我仍要信靠你。」這與約伯在祂面前說的話何等相似:「他必刈我…我在他面前還要辯明」(伯十三15)。假如神的兒子不再信實,祂的代贖性死亡就變得無效了。在人手中所受的一切精神痛苦,在撒但手中所受的一切心靈痛苦,在神手中所受的一切靈裡的痛苦,也不能動搖祂的愛和信任。

1.舉例說明

二、神子的被棄

「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太廿七  46)。祂可能會說:「我能夠明白列國都離棄我,因為他們從不承認我是彌賽亞。」「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約一11)。以及「我能夠明白我的家庭離棄我」,因為「連他的弟兄說這話,是因為不信他」(約七5)。「我甚至能明白我的門徒離棄我」,因為「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太廿六56)。「但是神啊,為什麼你也離棄我?」我們很難明白「離棄」一詞的意思,但在語源學上它卻有「遺棄」、「分離」或「完全捨棄」的意思。

為何神要向祂隱藏自己的臉和完全捨棄祂?只有一個答案:因為罪。詩篇廿二篇引述了這些話:「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 1節),而我們發現的話是「但你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3節)。在那一刻主耶穌認同了:

1)     罪的真實

保羅告訴我們:「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林後五  21)。他不僅承擔了罪愆,更承擔了罪的所有醜惡真面目。我們軟弱的心想起它已經顫抖。試想像一下你所認識最純潔的東西被帶到最污穢的環境。那身體被帶到要接觸充滿罪惡的病菌、腐朽和污穢的城堡;那就像把罪疚感、刑罰和罪的可怖帶進靈與魂,這樣你便開始明白對耶穌來說「成為罪」的意思。無怪乎祂喊出:「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太廿七46),以及稍後「我是蟲,不是人」(詩廿二6)。那「蟲」字是指到一種小蟲。人會把它壓爛來製成會幕上蓋和大祭司袍子的紅色染料。從那小蟲所提取的紅色和紫色象徵罪的本質。故此,耶穌是說:「我是一條被壓碎的蟲:我本身變成了罪。」約翰福音三章14節說:「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為什麼蛇要在曠野被舉起?那是象徵擊殺以色列全營的東西。銅蛇也代表了蛇的毒汁和毒液。故此,主耶穌乃是與罪的實體認同,還有:

2)     罪的整體

「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賽五三  6)。施洗約翰指著耶穌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一29)  神把全世界的罪都聚焦在祂身上。  我們實在不能想像它的意思。就如一個放大鏡把陽光聚焦在一點,那處就會因熱力集中而立即燃燒起來;那就如人類所有的痛苦、罪行、污染、腐敗和罪篙都聚集在神的兒子頭上一樣。祂不單認同罪的實體和整體,更有:

3)     罪的終局

「犯罪的,他必死亡」(結十八  4);以及「罪的工價乃是死」(羅六23)。這句「成了!」(約十九30)不單把肉身的死亡封印,它更把地獄——與神隔絕——都封印了。在那三個小時裡面,整個永死的地獄都被壓縮在我們救主的經歷裡。

當兩個朋友摰誠地彼此相愛時,他們的友誼愈是長久,決裂來臨時就愈悲慘和痛苦。那麼你能想像從沒有一刻與父中斷相交的主耶穌基督,祂經歷了父向他掩面的事,是何等的可怕?無怪乎我們會聽見祂被離棄的呼喊。

然而我們要為黑暗中一點光而感謝神。在痛苦之言裡我們發現:

三、神子的成就

「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太廿七  46)。在那幾小時的棄絕和不能言喻的痛苦中,救主的口沒有吐出過一個字。但他現在起來了,太陽將再次照耀。當祂回望那破滅的經歷時,祂說:「為什麼離棄我?」(太廿七46)那是一個已完成的行動。祂正預備向的天使和掌權的世界作出正式的宣告。那一聲喊叫「成了!」(約十九30)的迴響直到這個時刻才讓全世界感受到。那是神在基督裡對你和我的人作出所有的愛、恩典和憐憫的成全。因他被棄絕,以致我們永不會被棄絕。「神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林後五19)。當救主為我們「成為罪」(林後五21)時,和好的整個工作便完成了,以致我們:

1)     得以復和

「神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林後五  19)。我們現在神面前得蒙喜悅,就像我們從沒犯罪一樣。這對可恨的罪人來說,真是一個無可比擬的恩典和無限的愛!神設法使逃亡的人不致成為趕出、回不來的」(撒後十四14)。因為我們披上了祂的義,所以我們現在能夠在祂的陰下「舒暢」(傳二3)。

2.舉例說明

2)     得以重生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讚美主,我們知道我們不單可以披上祂的義,更可以在義裡重生,以致能得「與神的性情有分」(彼後一4)。保羅在羅馬書八章15節說:「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

3.舉例說明

結語

你曾否聽見過神子的信實的悔罪?你有否聽過祂被棄絕時的呼叫?你有沒有欣賞過祂所成就的工?對這句痛苦之言,只有一個回答,就是欣然奉上我們的生命事奉他,或如  哈格雷夫( T.L.Hargrave )的話:

噢,無可比擬的恩典,

只有耶穌在那裡

為罪人被掛在加略山十架上;

對這樣的一個朋友、救主和君王,

我們樂意獻盡一生去事奉。


附加評注

1.舉例說明

嬰孩時因醫療失誤而雙目失明的  克羅斯比( Fanny Crosby),寫過八千首詩歌,她能夠寫出「救主凡事引導」,是因為她在生命的難關中看見神的手在工作。克羅斯比在自傳中,提及那犯錯的醫生和那個對她無微不至的大國手  (神) ,她說:「在這八十五多年中,我未嘗有一刻對他生出一點恨意,因為從小至這一刻,我深信良善的主在祂無限的憐憫中,藉著這方法使我去作我被他批許作的工。」 ( Kenneth G. Hanna, "Hardships are Heavensent, " Chicago: Moody Monthly, November 1984: 42 )

2.舉例說明

多年以來莎拉(  Sara  )與她的父親馬士(  Marc  )之間已經建立了可怕的隔膜。她年幼時曾被虐待,所以當她長大後對她的父親充滿苦毒和仇恨。不過現在因神已成為她天上的父親,一切已成過去了。當莎拉向馬士解釋在她身上發生的轉變時,他淚如泉湧。她瞬間從椅子起來跪在他的身邊。她抓住他的手說:「噢爸!我愛你!我以前對你懷恨於心,我痛恨被關起來、痛恨成為這家庭的代罪羔羊。但今天那些感受已經離我而去……就像它們已被抹掉一樣。我已經得釋放了。神已寬恕我……因為我被寬恕,我可以自由地去愛你!爸,我為到你傷害我的一切原諒你。我愛你……我很想這一天成為我們之間的新開始。請接受我的愛吧,那是真的。」他笨重地擁抱她,又吻她。一切盡在不言中。

3.舉例說明

富臨( Everett Fullam )在他著作《活出主的祈禱》( Living the Lord』s Prayer, Linclon, Va., 1980, pp.27-28 )中記載了這個經歷:  「那是一九六九年七月中,我已深入利比亞超過一百哩。那個地方非常荒蕪,沒有任何居民聽過非洲這個名字,更不用說美國了……但在西非小國那個原始、落後的地方,我得到其中一個最難忘的經歷,它使我在駕車回家時知道神是父親的意思。那時我被邀請去為三個從異教回轉的悔改者施洗——就是那些借耶穌基督的恩典認識父神的愛的人,雖然他們……對科學和宇宙一無所知。那是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我們站在泥漿河的河堤,雖然濕漉漉,但很快樂。我從未見過比這三人更快樂的人。我問:『什麼是這經驗最寶貴之處?』三人都繼續微笑,閃爍的河水映照出他們黑黝黝臉上的光彩,而只有一人用清楚和細心思索過的英語說:』在這宇宙的背後只有一位神,而不是很多我們以前相信的戰爭的靈,只有一位神。而且那位神很愛我。』」 ( From the book Living the Lord's Prayer, c 1980 by Everett Fullam, published by Chosen Books,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 Used by permission )


進深研究書目

William Barclay, Gospel of Matthew, 2 vols.,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 1975).

Frank E. Gaebelein, ed.,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Matthew),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76).

G. Campbell Morga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tthew,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 1929).

C. H. Spurgeon, Spurgeon』s Popular Exposition of Matthew, 1893 reprint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1962).

R. V. G.  Taske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Grand Rapids: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61).

John F. Walvoord, Notes on Matthew, (Neptune, N. J.: Loizeaux Brothers, Inc., 1948).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