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斯理兄弟


十八世纪的英国,是最没有希望的国家;早期的"工业革命”带来社会转化的产痛,贫富不均,道德败坏,教会腐败,像法国那样的暴乱,似已成熟。神及时兴起了卫斯理兄弟领导的循道运动,把英国挽救过来。

有个旅人,经过一座许久熟识的酒馆,发现已经停业了。他问是怎么回事。主人脱下帽子,指着墙上的一幅画像,恭敬的说:"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他引用约翰福音第一章6节介绍施洗约翰的话,见证神藉着约翰卫斯理改变了他的生命。这样的见证有许多。

约翰(John Wesley, 1703-1791)和查理 (Charles Wesley, 1707-1788)的父亲撒母耳卫斯理(Samuel Wesley), 是英国圣公会的牧师,母亲苏散拿(Susanna Wesley),有十个儿女。他们都自幼受母亲的熏陶,敬虔爱主。

1720年,约翰卫斯理进了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1727年,获硕士学位,受选为院士,任讲师,并被按立为圣公会执事。

1726年,查理卫斯理入学牛津。1729年,他组织了几名同学,经常在一起读经祷告,并互相勉励,照圣经规范生活。戏笑他们的人,称之为"圣社”(The Holy Club),或称"循道派”(Methodists),还有"经蛀虫”等名,他们都欢喜接受。约翰年长,成为当然的领袖,被称"圣社神父”或"牧者”。他们的会员,还注意探访医院,监狱传福音,并孤儿的工作。

1735年,撒母耳卫斯理牧师逝世。约翰邀同查理,要往美洲作宣教士,但因父亲新丧,难以决定成行。他们的母亲苏散拿说:"如果我有二十个孩子,我也愿意他们作宣教士,即使不再见他们的面也无妨。”但她很快就再见到他们回来了。
在航行途中,船遇见大风浪,甚为危险。英国乘客们,惧怕死亡,不知所措;却见同船有一组德国莫拉维(Moravians)弟兄们,甘心服侍别人,作低贱的工作,在风浪中安然唱诗,全然不惧怕死亡,给他们很深的印象。

1736年的乔治亚州(Georgia),是新辟的地方,一切没有秩序;查理与当地官员不和,半年后即返回英国。约翰继续留在萨凡那(Savannah)的小教会事奉。那里有一名妇女,与他有感情的纠缠,遭受牧师责备并禁止圣餐;她的家族不服,控告卫斯理牧师,有被监禁的可能。他不得已,在1737年底,潜离返英。

1738年二月一日, 约翰卫斯理离开祖国二年四个月后,再踏上英国的土地。他说:"我到美洲去,是为了改变印地安人归向神;噢,但谁来改变我呢?谁能拯救我脱离这不信的恶心?”他想,如果自己没有得救的把握,不能够胜过死亡的恐惧,岂不是为了一个梦,而愚蠢的付上那重大的代价?
卫斯理兄弟有一段时间,同莫拉维弟兄会一起聚会。约翰一有机会,就出去讲道;但不能解决得救确据的问题。他同莫拉维的弟兄保勒尔(Peter Bohler)讨论过圣经与经验的问题,一直萦回在他心里。五月十九日,五旬节前的星期五,查理经历了内心完全的平安,疾病也痊愈了。
1738年五月二十四日,星期三晚上,约翰勉强去参加在伦敦爱德门街(Aldersgate Street)的一个聚会。他的日记写着这著名的经历:

会中有人宣读马丁路德所写的"罗马书信序文”。约在
八时四十五分,当他描述神藉着人对基督的信,在人里
面所施行的改变,我觉得心中奇异的温暖。我觉得自己
确已信靠基督,惟靠基督得着了救恩;并且祂给我保证
除去我的罪,救我脱离了罪和死的律。

Go to Top


同年六月底,约翰卫斯理去到德国,见到莫拉维弟兄会的领袖岑森道夫伯爵(Count Nicholaus Ludwig von Zinzendorf, 1700-1760)。他在他们中间约一个月,然后回到伦敦。有一段时间,他仍然与莫拉维弟兄会交往,但发现他们过于高举岑森道夫,并倾向敬虔派,而且有神秘的色彩。 到了1740年,宣布不能进一步合作。

1739年, 威特腓开始露天布道。 三月二十九日,威特腓同约翰卫斯理谈起这新的布道方式。约翰起初持保留的态度,因为习惯于礼仪和规范,认为救人的灵魂,必须在教堂举行。但威特腓提醒他,主耶稣自己是在野外讲道的,要从大路上和篱笆外请人来听福音。约翰自己也接受了这种布道方式:一则圣公会的教堂,常拒绝给他们使用;再则聚会的人数太多,由一千人增加到五千人,不久就有上万的人聚集,没有足够的地方可以容纳。此后卫斯理一生骑马乘船旅行了约二十五万哩,讲道四万多次,大部分是在户外举行。卫斯理从四堵墙中间解放出来,形成了"世界是我工场”的事奉观念。

神的能力与约翰卫斯理同在,圣灵在聚会中彰显,有人哭喊倒地,也有神迹奇事随着,鬼被赶出去,疾病得治愈。卫斯理勉励会众安静,守秩序,严格禁止造成混乱,注重纪律,要人认罪,对付罪。

1739年,威特腓到美国旅行讲道。1741年,威特腓与约翰卫斯理辩论加尔文派信仰和阿民念信仰问题,二人的意见不同,决定该分开。不过,以后彼此尊敬;威特腓常记念约翰在信仰上的引导。 1770年,威特腓在第七次到美洲殖民地布道时去世。有人问约翰卫斯理,将来在天堂的时候,会不会见到威特腓。卫斯理回答说:"当然不能!因为他远在我的前头,比我更接近宝座。”十一月十日,约翰卫斯理在威特腓的葬礼上讲道。

卫斯理兄弟都善音乐,注重圣诗在敬拜和教导上的功能。查理一生写了约七千五百首圣诗,发表的有四千五百首;其中有部分是韩德尔(George Friderie Handel, 1685-1759)为他作曲。约翰写的较少,但他决定编校出版。但两兄弟的曲谱都是由别人作的。他们的圣诗,在推广循道运动上有很大的贡献。现在所有归正教会使用的诗集,无不选载他们的圣诗。

由于早年的不愉快经验,威特腓到美洲殖民地布道时,约翰卫斯理认为没有希望而阻止他。 但到1776年,美国独立的时候,循道派信徒约五千人;十八世纪初,已有五万人,且曾成为会众最多的归正教宗派,现在更远超过了在英国卫理宗信徒的数目。约翰卫斯理本不愿从圣公会分离出来;他的目的是复兴,洁净,成为像使徒的教会。 从1739年,在伦敦旧铸造厂,建立第一座教堂,到1791年约翰逝世, 在英国的会友超过了七万人。

查理于1949年与赛莉 (Sally Gwynne) 结婚,新娘比他小了近二十岁,婚礼由约翰卫斯理主持;婚后生活美满,育有子女三人,其中查理(Charles II)和(Samuel)是有成就的音乐家。他于1788年逝世。

约翰迟至1751年与一寡妇玛丽 (Mary Vazeille)结婚,多疑善妒,使约翰非常痛苦。1755年,即曾分离;至1771年一月二十三日,更离去不再返回; 到她于 l781年十月十二日去世时候,她丈夫竟不知道。

约翰卫斯理到八十五岁时候,仍能骑马出去讲道。 1790年十月七日,他讲了最后一次露天布道。次年,二月二十三日最后一次传福音,经文是以赛亚书第五十五章6节:"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祂,相近的时候求告祂!”
约翰卫斯理于1791年三月二日离世。他一生不为自己积蓄钱财,都济助了穷人人;自己只为了主而过简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