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第二人的墨兰顿


世界上许多问题,是一些争要作头的人搞出来的。因此,争权夺利,篡夺相继,都想爬在别人的头上。幸而有甘为第二人的人。

有个这样的人是约拿单。他是扫罗王的儿子,父亲属意他继位为王,好永远有家天下。所以扫罗与神拣选的大卫为敌,虽然他是国家的栋梁,扫罗却一直迫害他。看约拿单:

扫罗的儿子约拿单起身,往那树林里去见大卫,使他倚靠神得以坚固。对他说:"不要惧怕!我父扫罗的手,必不加害于你;你必作以色列的王,我也作你的宰相。这事我父扫罗知道了。"(撒上二三:17)

在教会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人。其中一个是宗教改革的领袖墨兰顿(Philipp Schwartzerd Melanchthon, 1497-1560)。不过,在他上面的,不是妒贤嫉能的扫罗,而是忠心为主,爱同志,能容人而善用人的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马丁路德于1517年十月二十三日, 发表了他的"九十五条",虽然奢侈逸乐的教皇利欧十世,没有立即采取行动,但局势的发展,与教廷的对立,渐形紧张。那正是马丁路德需要帮助的时候。

1518年八月二十五日,威登堡大学来了第一位的希腊文教授,一个二十一岁谦和的年轻人,墨兰顿。四天后,他在大学演讲:"改进少年的研读",成为德国教育的里程碑。后来他被称为"德国的教师",改进并建立多所学校,和数所大学。墨兰顿注重教育,认为如果没有教育,宗教必将衰落,人类社会将沦为无异禽兽。他成为神对宗教改革的赐福,是神应允了马丁路德的祷告。墨兰顿的性格不像是约书亚,却像是和睦少争的亚伦。

路德听了墨兰顿的第一篇演讲,即对那二十一岁的少年才学和品格,无限倾佩;二人一见投缘。路德在与许多朋友的通信中,称赞墨兰顿的旷世奇才,学识和敬虔。墨兰顿充分领会并接受路德的信仰立场。1519年,他在莱比锡,跟路德的对手,罗马教的学者厄克(Dr. Johann Eck)辩论,主张圣经的权威,并在路德之先否认圣餐的化质说。他成为路德的主要助手,他的写作,并建立了主要的复原教义。

墨兰顿受父母的熏陶,终生敬虔。在十岁时,父亲去世。他自幼颖慧过人,受著名人文学者的舅公罗可林(Johannes Reuchlin)教导,酷爱拉丁文及古典文学,并精通希腊文,希伯来文。罗可林照当时的风尚,把他的原名Schwartzerd(黑土),改为希腊文的同义字"墨兰顿"(Melanchthon)。他十二岁入大学;十七岁,获硕士(M.A.)学位。在二十岁以前,他已经有六本著作,包括受普遍采用的希腊文文法。那时,因他的名声远播,有数所大学争相罗致;但他选择到威登堡大学,薪资远为菲薄。以后,路德和选侯要为他加薪,都为他拒绝而未成功。在1519年,他得到威登堡大学授予的神学学士(B.D.)学位;但谦逊不肯接受博士学位,可能是他尊敬路德,不愿跟他同称为博士。他终身没有接受按立教职,从未登台说教;仅为了不通德文的学生,于每主日在一个课室,以拉丁文作福音讲章。

不久,墨兰顿即成为威登堡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他每天的工作开始于上午二时;凌晨六时的讲课,常常有六百学生拥挤满堂听讲。

在路德促请下,墨兰顿讲解罗马书。1521年,出版了有名的罗马书概要(Loci Communes),将路德宗信仰系统化,成为改革信仰的第一本系统神学。到1525年,就已经再版十七次之多。以后,多次重版,每次都有增改;并且翻译成不同的文字。1535年版,题献给英王亨利八世:亨利前极卫护罗马教,受教皇封为"信仰卫护者",与路德相争甚烈;那时,有倾向更正教的趋势,墨兰顿愿意藉此缓和表示好感。后来英国脱离罗马教系统,女王以利莎白(Elizabeth I, 1533-1603)以Loci为了解神学的基要,熟读到可以背诵的程度。剑桥大学,列之为必读书。到1558年再版时,更大为扩展增订。路德认为其书价值同于圣经正典。

Go to Top


1521年,墨兰顿写了哥林多书信讲义,却不愿出版;路德偷取去出版,并在"序言"中说:"是我出版了你的注释,再送给你。"1523年,路德以同样的手法,出版墨兰顿的约翰福音笔记。

1529年,路德在为墨兰顿的歌罗西书注释写的"序言"中说:"我喜爱墨兰顿写的书,超过我自己的作品。"

早在1520年四月,墨兰顿即宣告:"宁可死也不与路德分离。"同年十一月,又说:"路德的福利比我的生命更为重要。"后来他果然为了跟从路德的神学立场,不得不与留在罗马教阵营的罗可林分道扬镳。

路德说:"我生性粗犷,刚烈,暴躁,好战。天生我是为了同那无数的巨怪鬼魔斗争。我必须除去树桩石头,铲掉荆棘蒺藜,清理野森林;墨兰顿则温柔谦和,来照神所给他的丰富恩赐,喜乐的撒种浇灌。"神奇妙的安排二人在一起,相知相补,对于宗教改革有极大的贡献,成为教会史上不可多见的佳话。每遇到路德暴怒的时候,墨兰顿就从旁委婉缓解。

1530年六月二十五日,皇帝为了土耳其人西侵的形势,召开奥斯堡会议,寻求合作的可能,以共御外敌。其时路德仍处于非法分子的身分,且被教皇开除,自然不能公然赴会。墨兰顿所拟订的奥斯堡信条(Confessio Augustana),说明其立场;此信条坚定宣告福音信仰,成为路德宗的信仰基要。为后来抗罗宗信条的楷范。路德称许其温和。

温和避免争议,是墨兰顿的性向;但不是所有路德宗的人所喜悦的。这形成路德以后,为了细微差异而纷争的原因。

当世首屈一指的人文学者伊拉谟斯(Erasmus),对这位后起之秀的学者,极为称赞。后来伊拉谟斯派的罗马教学者,甚至说:墨兰顿在许多方面,都可以与宗师伊拉谟斯并驾齐驱;在某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墨兰顿与路德的声誉,各方的教授学者,纷纷来归,那正是腓德烈王所深想罗致的;作生意的也来威登堡设立印刷厂,一时成为文化的中心。
1521年,皇帝和教皇的代表,在沃木斯会议定路德为非法者,他被隐藏在瓦特堡,潜心翻译圣经为德文。那时,威登堡的改革事工,乏人领导,众说纷纭,有的主张放弃教育,有的声言他从圣灵领受直接启示,成为纷乱状态。墨兰顿的性向中和,显然不适合于处理危乱的局面。路德知道情势的严重,不得不于1522年三月,亲自回威登堡。他讲了八篇有关爱心的有力讲道,秩序得以恢复。

在威登堡安静的厄尔波河岸边,是腓德烈王为墨兰顿购备的住处;后面的小花园,同路德寓所的花园相连。有时两位改革家挚友,共坐在树荫下,谈论神学问题。

墨兰顿小于马丁路德十四岁,长于第二代宗教改革领袖加尔文(John Calvin)十二岁,是联系两代之间的重要人物。但他主要的恩赐是教师,不是组织的领袖。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共同忠心事主,致力于宗教改革事工,赤诚相见,终生不渝。路德去世以后,墨兰顿未能受一致拥戴,承继路德的事工;但他建立的德国教育制度,产生了许多后代的人才,使教会继续并发展。

1560年四月十九日,墨兰顿逝世,葬在威登堡墓地马丁路德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