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爱弥


伽爱弥 (Amy Wilson Carmichael, 1867-1951) 生在北爱尔兰,家道富裕。父母是敬虔诚的长老会信徒,对孩子们的管教很严格,但家庭中充满了爱。在七名子女中,爱默是长女。家中藏书非常丰富;爱默从小嗜好读书,尤其爱诗。

他们的家庭经营机器面粉厂,从美国进口原料麦子,磨成面粉销售。

1880 年,父母决定送十三岁的爱弥,到Harrogate ,进入Marlborough House ,一所卫理公会的女生寄宿学校。她爱所有的教员,也为他们喜爱。

1884 年春天,爱弥在圣诗班,去参加儿童布道会。主持聚会的爱洛斯密(Edwin Arrowsmith) 问孩子们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爱弥敞开她的心,觉得所有重担立即脱落,经历到无限的喜乐。

因为美国工业进步,磨制的面粉价格低廉,商人发现进口磨好的面粉更为有利。于是,磨制面粉的业务衰落,无利可图。父亲必须卖去现在的面粉厂,另建新厂,并迁居到附近。家庭经济情况,虽然不至沦为贫穷,但不似从前的宽裕。因此爱默回到贝法斯特 ( Belfast, Ireland) 。

有一个主日,聚会过后,爱弥和两个弟弟在街上走。看见一个贫穷的老妇人,衣衫褴褛,拿着沉重的包裹。爱弥示意一个弟弟接过她的包裹,自己和另一个弟弟帮助搀她走路。从教堂里出来的人群渐多起来,爱弥觉得有些难为情:“人们会想我们家同这老妇人有甚瓜葛?”

忽然听到雷鸣般的声音:


“若有人用金银,宝石,草木,禾楷在这根基上建造,

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为那个日子要将它表明出来,

有火发现;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 ... ”


爱弥惊奇的想:哥林多前书第三章 12 至14 节。

那是谁的声音?


弥默向神发愿,要作金银宝石的工作。每主日下午,她召聚邻近的孩子们到家中,教导他们圣经的真理。她也帮助那些贫穷的工厂女工。她时常为自己的富有,感到不安。

1886 年四月十二日,父亲David Carmichael 去世,年龄还只有五十四岁。

九月,爱弥到苏格兰去,访问旧日的同学。在那里,他们同去参加凯绥克 (Keswick Convention) 聚会。聚会的宗旨,是追求圣洁和灵命的进深增长。

1887 年,在贝法斯特有凯绥克的聚会,讲员有中国内地会创立人戴德生( Hudson Taylor) 。卫勒生(Robert Wilson) ,是凯绥克主席和创办人之一,也来参加。爱弥的姑姑们邀约卫勒生来家里。卫勒生对爱弥家的和睦快乐,印象很深。

1888 年,卫勒生来信邀请爱默去参加凯绥克聚会。在聚会中,爱弥记下诗篇第一百二十一篇,着重于“你出你入”:如果她出去,那些工厂女工怎么办?

回到贝法斯特家中,工厂女工的问题在等待她;一个欢喜的问题:人数增加太多,没有足够宽大的地方聚会。爱弥读到 基督徒 杂志的报导:一座预制组合的巨大合金铁皮房屋,只要五百英镑。爱弥祷告,求主感感动爱祂的人,奉献这会所。

奇妙的,她收到密契勒夫人 (Kate Michell) 的邀请,同在家中午餐。她是一位富有的妇女,乐于赞助慈善事工。在午餐时,爱弥提起他们的需要。对于二十一岁的爱默,五百镑似乎是一个钜大的数目。

几天后,爱弥收到密契勒夫人的信:“建造你的会堂!”

但建造在哪里?

爱弥去见一位工厂的老板,告诉他提高女工品德的重要。那人答应赠送建堂所需要的土地。

1889 年一月二日,“欢迎会堂”(Welcome Hall) 开幕。爱弥简单的请柬:


人人来,大家来,

同来到“欢迎会堂”,

穿你工作的衣裳。


爱弥的会堂与女青年会(YWCA) 合作。在开幕时,高悬横幅写着:“祂在凡事上居首位。”

每月的第一个周三,是福音聚会。每主日有查经会,和日光团。周一是诗班练习,周二,夜校,周三妇女聚会。每天都有活动。参加的女工有五百人。因此,需要很多工作人员。女工们作手工品来卖,以所得支持工作的需要。有一天,爱弥祷告,希望女工们能够有饭吃。不久,一个衣着整齐的人进来,在桌子上放一枚金币:他是布凯南 (Mr. Buchanan) ,格莱斯高( Glasgow) 糖果工厂的老板。他们称他“甜甜”布凯南。全英伦三岛都知道爱弥的工作。信件也来了。

来信中有麦克计勒 (Jacob MacGill) ,邀请爱弥去英国的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开始一所“欢迎会堂”;并请她母亲去主持妇女收容所。爱弥把贝法斯特的会堂,交托密契勒夫人负责,去曼彻斯特设立了那里的第一所欢迎会堂。

有个夜晚,爱弥经过一个贫民区去火车站,被一群醉醺醺的流氓包围,企图对她非礼。爱弥祷告。忽然,她身后的屋门开了,一个妇人出来,抢过爱弥拉进屋里,转身把那群少年责骂一番,他们散去了。爱弥感谢神的保守。

卫勒生常邀请爱弥和两个幼弟,去他建在河边的巨大宅第 Broughton Grange 短住。他家离海边不远,也靠近高地湖区的凯绥克,风景幽美。

1890 年,卫勒生征询爱弥母亲的同意,要爱弥去他家同住,作为他的女儿。卫勒生不喜宗派,出身贵格会家庭,但他从圣经知道浸礼合于真理,就受了浸。他同爱弥的父亲年龄差不多,妻子去世,有两个儿子维廉和乔治。

爱弥伴卫勒生的寂寞;卫勒生像父亲般指导爱弥:“要作深井,女儿。”

爱弥从不肯闲懒。不久,她在卫勒生家开始儿童布道团,卫勒生父子三人都参加帮忙,多是爱弥讲话。儿童们参加甚为踊跃,又增加了周六的查经班。

1892 年一月十三日夜晚,爱弥听到主说:“你要去!”

次日,爱弥写信给母亲,说明她的感动。母亲需要她。卫勒生需要她。照人的感情,不该离开他们。但他们都同意,爱弥应该顺从主的呼召。

凯绥克聚会的宣道部,同意差遣爱弥,作为他们第一位宣教士,前去东方。

去哪里?

中国内地会。戴德生是卫勒生的朋友。不过,医生检查爱弥的健康,认为她不合格。内地会拒绝接受爱弥去中国。

这重大的打击,爱弥几乎难以忍受。卫勒生写信给认识在日本的博克屯牧师 (Rev. Barclay Buxton) ,是属于英国教会宣教协会(Church Mission Society) 的宣教士。因为一位内地会的宣教士要去上海,爱弥急不及待回信,就登船启航。

离别母亲和弟妹,悲伤十分难舍。还要同卫勒生分别!老人在岸边走了半英哩,伴着爱弥唱圣诗,直到船缓缓离岸。

在船上,爱弥的心破了。但她在圣经扉页写下:“祂在前头走。约一 O :4 。”那是1893 年三月三日。

船经过苏彝士运河,在锡兰停留,然后于四月二十五日到达日本。五月一日,到了博克屯牧师的松邑市 (Matsuye) 。

那里的宣教士,不认同戴德生“与当地人一样生活”的理论。他们像是作殖民地居民,使用仆役,不改欧洲人作风和习惯。博克屯还学了一口道地的日语,多数连日语也没有兴趣。

爱弥用一名翻译向女人讲道,过着同他们一样的生活。虽然人地生疏,她出外布道。在十一月,她结了第一个果子:制丝的女工;不久,又有二名悔改信主;十二月十六日她二十六岁生日,这次是引了四人归信基督。

1894 年一月,在一次旅行中,又引领八人皈信。日本是硬瘠的土地,人心极为抵拒福音;而爱弥每次外出,悔改归正者总是加倍,是极奇妙的事;每个宣教士都要同爱弥祷告。

但吗哪忽然停止了。爱弥患了剧烈的头痛,有时眼睛昏花不能看见。宣教士们称这种病为“日本头”,无药可医;但离开日本,可能不药而愈。

七月,在到日本仅仅一年多,爱弥乘船去上海。那里的医生建议她去烟台,更适于她的健康。但烟台没有地方可以收容她。她内心有强烈的倾向去锡兰;而且船票比去烟台还便宜。诗篇第七十七篇 19 节的经文,立即涌上她的心里:“你的道在海中,你的路在大水中,你的脚踪无人知道。”

八月十七日,爱弥到达哥仑坡 (Colombo) 。原来她心中倾向去锡兰的那天,正是那里的宣教士们在迫切祷告,他们需要一个属灵的领袖,及时补充当时的空缺!她在那里三个月,一切似乎上了轨道。但十一月二十七日,收到来信:卫勒生突然中风!

几个小时后,爱弥登船往伦敦。十二月十五日到达。二十一日,爱弥已经在卫勒生身边。

卫勒生慢慢恢复了。他建议爱弥,把她的经验写出来。结果是 从日出之地 (From Sunrise Land) ,由Marshall Brothers 在伦敦出版。在看顾卫勒生之外,爱弥注意准备再次出发。

一个在孟加拉的朋友来信,激起她往印度宣教的兴趣。爱弥的母亲,弟妹们,和卫勒生父子,都表示赞同:印度虽然远在东方,到底是英国的殖民地。

卫勒生联系英国圣公会的妇女宣教协会 (Zenana Mission Society) ,接纳伽爱弥为差往孟加拉的宣教士。

1895 年十月十一日,乘船出发。十一月八日,抵印度东南部的马德拉斯(Madras) ,再往内陆一百五十哩至孟加拉。所见印度的贫穷,使她吃惊:“这是我们英国皇冠的宝石?我们干了些什么?”

有人告诉爱弥,使徒多马在主复活后不久,到了印度,也曾到过中国;回印度后,在玛拉芭 (Malabar) 殉道。他的坟墓在离马德拉斯不远的麦拉坡(Mylapore) 。但今天的印度,阶级制度仍然流行,有很多异教的风俗,连自称基督徒的英国殖民地居民,也跟异教徒没甚分别。宣教士们雇用印度人服侍,用他们在学校教书,自己享受统治阶级的生活,不学当地语言,几乎没有领人皈主!

不过,爱弥终于遇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多马 . 华克(Thomas Walker) 是个在宣教士社会不被尊敬的人,甚至他们想他自以为义,有些嫌弃他。但他至少有一样好处:精通淡米尔(Tamil) 语文 — 普遍应用的印度文之一。

华克坦白告诉爱弥:“你学淡米尔不得其法!”

“你有更好的方法?”

“不错。来廷尼葳里 (Tinnevelly) ,我亲自指教你。”

1896 年十一月三十日,爱弥移到廷尼葳里。华克教爱弥基本文法和语词之外,要读古典文学:“你必须像他们一样的思想。”此外,还要学成语。那位独来独往的宣教士,连学语言的方法,也是自辟蹊径,和别人不同。

爱弥和华克夫妇同住在一栋独立屋 (bungalow) ,也用着仆役;他以为可以省力,并提供就业,不是豪奢逸乐的生活。

1897 年,一位印度牧师亚伯拉罕(Rev. Isaac Abraham) ,在磐耐卫莱(Pannaivilai) ,要求华克去帮助工作。七月里,华克要爱弥和他们一同移去那里。牧师的女儿莱雅(Leyal) ;独臂的少女珍珠(Sellamuthel) ;和年轻的寡妇波娜茂(Ponnammal) 跟爱弥同工,不受薪酬。爱弥穿上印度服装。他们一同出入,当地的人称他们为“星团”(Starry Cluster) 。

爱弥的生活和衣服,极为简单,可以随遇而安,有时出外布道,睡在帐篷,甚至可以睡在马棚里。印度的风俗,妇女全身挂满了金银,手,脚,耳,鼻,颈,腰,无处不有,仿佛是展览或比赛。他们跟爱弥在一起后,受到感染,慢慢都摘下首饰。抢劫者看到他们似是守贫穷誓愿的人,说他们没有钱财,尊重不用来抢他们。

1898 年初,有一少女来请求庇护,名璞蕊娜(Preena) ,爱弥收容了她。一位基督徒诗人陂莱(Krishna Pillai) ,称她“得胜珍宝”(Jewel of Victory) 。不久,又一个少女来了。爱弥也收容她。陂莱叫她“生命珍宝”(Jewel of Life) 。他们都已经足十六岁成年,虽然家人反对,也无可如何。

又一名女孩爱露莱 (Arulai) 请求收容,因为她只十一岁,爱弥只接纳她受教育;她却恳切祷告,愿意长期住在那里。有一天,她父亲来,强要带爱露莱回家。当他伸手拉她的时候,手臂竟无力的软垂下来,不能转使。爱弥说:神选定这孩子属祂自己。父亲奇妙的忽然心回意转,同意让她留下。爱露莱央求父亲也给小妹妹米茉莎(Mismosa) 来;父亲拒绝了。


卫勒生来信,要爱弥回去英国。浓情厚意,使她心碎。

当她正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 1900 年七月四日,老人的另一封信来了:


“‘用绳索把祭牲拴住,牵到坛角那里。’阿们。不能

收回。但愿靠祂赐的力量能如此。祂把一切所有的给了

我们为赎价,该把有价值的礼物献给祂。赞美主。 ... ”


那时,华克接受邀请,到一所男神学院去帮助,附近有个成长的教会。那地方是道诺梧 (Dohnavur) 。

伽爱弥和她的“星团”,包括爱露莱,也同去那里。在两小时步行的范围,椰林中,有许多村落,成千的居民,正是传福音的好土。

1901 年初,有的信徒带小女孩子来见爱弥,请求收容。他们从小被送到庙里,要作庙妓(devadasis) 。印度教严守秘密,不给当局知道。爱弥极为愤怒,立意要暴露并消除这恶俗恶行。不久,她写了 真相如此 (Things As They Are) 。其中有一段说:“禽兽人形!以恶人比禽兽,那真是侮辱好兽 — 庙里的圣人,作出贪淫,鬼魔的行为。 ... ”她要尽力之所能,拯救这些可怜的女孩,越多越好。

不过,这些女孩的年龄太小,没有法律上的行为能力。她不惜冒他们家长的反对,殖民地官员的不同情。必要的时候,有一位宣教士医生索莫畏 (Howard Somervell) ,愿帮忙隐藏,转送到锡兰,再远去中国!

爱弥的时间总不够用。她赢得“兔子” ( 淡米尔语Musal) 的称号 — 没有不敬,只是说,她不会走路,总是跑。看到身边一个慢腾腾的女孩,她不耐烦的说:“你能不能快些,为甚像是大象一样的慢步!”

1901 年六月,爱弥的“星团”添了两人,也增加收容了五个女孩。看来她该办一所孤儿院了。那曾是她少女时的梦。

爱弥出外的时间,被迫减少了。 1902 年,有两个朋友从英国来访问。他们结队外出。看到有一个池塘,有许多美丽的白莲花。爱弥说:“我们来采一些!”同行的“星团”有的人说:“那是庙里的。”忽然,一个异象进入爱弥心里:极小的莲蕾,成为许多无邪的小脸庞,向着阳光。

1904 年,一个从北部来的牧师,抱给爱弥一个小女孩。璞蕊娜说:“我给她起名‘紫晶’。”爱弥欢喜同意。那是启示录中圣城根基的宝石。到六月,爱弥的婴孩有十七个之多。“星团”的七名成员帮助照顾。

十一月,爱弥的母亲来了,正好赶上帮忙。

到 1906 年,爱弥的大家庭超过五十人。在南方不远的耐禺(Neyyoor) ,伦敦会医院附近,有一座大独立屋。爱弥派她最得力的助手波娜茂,带一部分体弱的女孩在那里。现在,两处收容了七十名孩子。

1907 年复活节,华克力劝爱弥,在热天来到以前,到雾台(Ooty) 高原凉爽的地方去休息一下。在那里,有一位英国富有的浩溥梧夫人(Mrs. Hopwood) ,乐于接待宣教士们。爱弥说:“我只带十二名女孩去。”

那年,英国有一个妇女,奉献一大笔钱。爱弥用来扩建道诺梧。从约克郡来了一个护士薇德 (Mabel Wade) 。这标识着爱弥第一次有受过训练的医护同工。

爱弥无时不在忙。但她还是抽得出时间写作。 1908 年,她出版了 故事的开场 (Beginning of a Story) ;次年,又出版了 莲蕾 (Lotus Buds) ,都是她道纳坞事工的纪事。

伽爱弥进入四十五岁的中年。卫勒生早已经在 1905 年离世了。1912 年,在印度,浩溥梧夫人,和最亲近的华克,也先后去世。爱弥仍然前进不息。她在开始着眼增加收容男孩子。幸而有两位女同工从英国来,接替爱弥的教导工作。另一位掌管道诺梧的行政事务。

不久,英王乔治六世的玛丽王后 (Queen Mary, wife of King George VI) ,来信鼓励爱弥,表示重视她的事工,并感谢赠书。是她的母亲作在英国的代表。

1917 年,爱弥去到一处山地,叫作“灰森林。那里空气清新,有瀑布和水池,简直是世间乐园。业主告诉她,只要一百英镑,可以卖给她三十七英亩土地。爱弥和同工们祷告的时候,收到一封律师的来信:爱弥一个朋友去世了,遗嘱留赠给她一百镑。九月十七日,道诺梧有了山林退修营地。

1919 年,道诺梧的孩子们在增加。意外的,收到马德拉斯总督彭特兰勋爵(Lord Pentland) 来信,伽爱弥列名在英王生日授勋名单中。爱弥并不在意“贵妇”(Dame) 名衔,但拒绝接受是不可原谅的。不久,总督锦上添花,赠给爱弥印度服务勋章Kaiser-i-Hihds Medal 。爱弥不愿受人的荣耀。她写信给总督说:“想到主被藐视,遭拒绝,这不配得的荣誉,使我深感不安。”爱弥没有亲往受勋。

但工作得到皇家的重视,使捐款涌来。道诺梧扩张了。并有了一部汽车,交通方便了。同工也增加了。有一位女医生葆勒 (May Powell) 。不过,有的同工也带来问题,想把道诺梧变成圣公会的组织。伽爱弥不得不采取措施。

“道诺梧团契” (Dohnavur Fellowship) 成为独立的注册组织。1925 年,买下六十英亩山边土地,建造了“祷告殿”。


在印度有个趣语,可以反映这英国殖民地的情形:

印度普遍生活贫穷,放高利贷的人,为人民所痛恨;殖民地的官员,也是这样。二者不同的是,放高利贷的债主,不愿负债的人死亡;英国殖民地的官员,则不管人民死活。

这样,招致人民的反对,可想而知。不少的人,成为草莽盗寇。这激起人诗意的想像。有个展宾汉 (Jambulingam) ,很多人把他同侠盗罗宾汉(Robin Hood) 相比。有一个夜晚,爱弥梦见展宾汉悔改信主,觉得有负担要晤见展宾汉。

1921 年十月十二日,爱弥从灰森林回道诺梧的途中,忽然展宾汉出现在道旁。在二人晤谈中,展宾汉诉说他的愁苦:她妻子死了,遗下三个孩子。爱弥说,她可以接受三个孩子进道诺梧;并劝展宾汉向官府投案。展宾汉把孩子送到道诺梧;但他拒绝投案。五天后,展宾汉被捕获,并受到严酷的折磨。

爱弥到狱中探视,引展宾汉归主,为他施洗。 1923 年九月二十日,展宾汉为官方设计擒住,毒打后被枪杀。但他接受爱弥的劝告,手上不沾人的血,没有开枪杀人。


1928 年,爱弥感觉到神的呼召,凭信心买下了土地,并进一步动工建造医院。因为中国的内战,原往中国的两位韦溥罗医生兄弟(Drs. Godfrey & Murray Web-Peploe) ,来到了道纳坞。1929 年,医院虽然未全部完工,慕睿. 韦溥罗医生在那里进行了第一宗大手术。一切都欣欣向荣,正常发展。

1931 年十月,在卡拉卡都(Kalakadu) 开始另一处工作,道诺梧团契派二位同工去长驻;爱弥去看工程进展情形。到时暮色苍茫,她失足跌下挖掘的深坑中。结果,脚胫及多处骨折或破裂,疼痛剧烈难忍。爱弥不愿长久以来吗啡止痛,恐怕成为习惯。医生用X 光透视,诊断要一年才可恢复。她六十四岁的生日,在疼痛中度过。

有时,她可以勉强坐起来,在室内移动,但大部分时间卧床不起。一年又一年过去,她靠别人向她报告外面的事情,大事还是要她自己祷告决定。虽然如此,她仍然写信,继续的写书,更恳切的求主兴起领袖的人来。

1935 年,爱弥对自己能否复原有些失望了。但1936 年中和年末,有两次忽然精力充沛,能够处理许多事务。不过,又退步到从前的老样子。据她说:这几年来,只有八个夜晚能好好睡眠。

1939 年,最有希望的忠心同工爱露莱去世了。第二代的领袖们,一个个的凋零。道纳坞的新同工,也有增加;事工继续进展,扩大到约有一百英亩。

1947 年初,慕睿. 韦溥罗医生为了孩子们的教育,决定回英国。世上没有不能缺少的人,神自己预备工人。

但更大的打击临到了。 1949 年二月,护士向爱弥报告:韦溥罗兄弟中剩下的一位,高福瑞医生离世归主了。

不过,战后退役的海军军官锐斯克 (John Risk) ,是新兴起的领袖。第二代印度人中,波娜茂的女儿璞瑞璞(Purripu) ,和她妹妹米慕撒的儿子拉雅磐(Rajappan) ,成为满有神恩典的领袖。信实的神必不误事。

1951 年一月十八日,爱弥在睡眠中停息了最后的呼吸。离开她所爱的印度,到所爱所事奉的主那里去了。

伽爱弥彻底的奉献,离开英国五十六年,从未休假。但她在英国有同心的人,为她作代表;她自己按时写信,报告工作的情形,广大的群众知道她的情形,也为事工代祷支持。她写了三十五本书,传遍远近各地,唤起信徒注意,造就信徒,除去恶俗,并推动印度文化的改革。她努力传福音,建立医院,学校,维持并总体的改善印度人肉身并永恒的生命;救助抛弃的婴孩,大部分是女婴,在三所收容所,达到一千多名,都亲爱的称她为“阿妈” ( 淡米尔语Amma ,“母亲”的意思) ,其中有的成为继起的领袖。她所开始伟大的事工,像趋向海洋的恒河水,流到永生。